《中庸》原来也是《礼记》中的一篇,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(前483-前402)之手。据《史记·孔于世家》记载,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,字伯鱼;伯鱼的儿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17-02-19【原文】 天命之谓性(1),性之谓道(2),修道之谓教。 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17-02-19【原文】 仲尼曰(1):“君于中庸(2),小人反中庸。君子之中庸也,君子而时中。小人之中庸也(3),小人而无忌惮(4)也。…(第2章) 【注释】 (1)仲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17-02-19【原文】 子日,“中庸其至矣乎!民鲜能久矣(1)!”(第3章) 【注释】 ①鲜:少,不多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!大家缺乏它已经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17-02-19【原文】 子曰:“道(1)之不行也,我知之矣,知者(2)过之,愚者不及也。道之不明也,我知之矣:贤者过之,不肖者(3)不及也。人莫不饮食也,鲜能知味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17-02-19【原文】 子日:“舜其大知也与!舜好问而好察迩言(1),隐恶而扬善,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。其斯以为舜乎(2)!”(第6章) 【注释】 (1)迩言,浅近的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17-02-19【原文】 子日:“人皆日:‘予(1)知。’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(2),而莫之知辟也(3)。人皆曰:‘予知。’择乎中庸,而不能期月(4)守也。”(第7章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17-02-19【原文】 子日:“回(1)人也,择乎中庸,得一善,则拳拳服膺(2)而弗失之矣。”(第8章) 【注释】 (1)回:指孔子的学生颜回。(2)拳拳服膺:牢牢地放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17-02-19【原文】 子曰,“天下国家可均也(1),爵禄可辞也(2),白刃可蹈(3)也,中庸不可能也。”(第9章) 【注释】 (1)均:即平,指治理。(2)爵,爵值,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17-02-19【原文】 子路问强(1)。子曰:“南方之强与?北方之强与?抑而强与?(2)宽柔以教,不报无道(3),南方之强也,君子居之(4)。衽金革(5),死而不厌(6),北方之强也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17-02-19